众信动态

是时候加入本土企业了吗?


一转眼,我来中国工作和生活已经十年了,我很有幸亲历了中国突飞猛进的商业化进程。十年前我以一个欧美跨国集团员工的身份来到上海,开启我在中国的职业旅程,当时的我从未想过是否要去接受一个中国本土企业给我的工作机会,但现在,我一定会认真考虑来自中国企业的不错的机会。这样的转变并非我一人独有,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接受和加入本土企业,在新的平台里实现新的事业腾飞,是什么原因促使这种改变的发生?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职业发展心态?

我认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意识到,拥有在中国跨国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才能最大化地诠释“国际化人才”这个定义以及最大化地实现“国际化人才”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这样说?

有两大原因

一个最大的原因,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和本土企业的崛起。

如果说10年以前的中国是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是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主导的global1.0模式,那么现在应该是中国影响下的全球化2.0模式;以前是外资企业走进来,改变和影响中国企业,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别国的“外企”和MNC,中国企业已经由“被改变、被影响”,成长为“改变他人”的进击态势。

10年前,大家都在谈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谈全球化和互联网对中国发展冲击。中国本土企业、跨国外资企业、国企这三大力量在疾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中互相博弈,在人才争夺战中,大部分本土企业在优势上其实并不明显。

10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本土公司由小变大,由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足迹遍及世界的大型跨国企业,成为势不可挡的中国力量。尤其在近年兴起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等创新型行业里,以及大型的多元化集团企业中,本土企业的活力和强势不断被看见、被关注、甚至是被激烈地追逐,行业里的人才的灵活性、开放性也是有目共睹。这与他们不断地开拓业务、优化产品、升级人员的招聘要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招募有共同价值观的群体,到需要具备名企核心部门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再到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精英团体,赋予了企业体系化、可持续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还有无数的中小型和初创型民营企业,它们的创始人多为70后、80后,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与50、60后创始人的经营理念非常不同,他们平视世界,鲜有家长式的管理思维,虽然年轻,在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学习和实践空间,但他们富有激情、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这些特征也正是吸引人才加入的亮点。

第二个原因在于本土企业具有明显“决策力”的优势。

本土企业的总部扎根于中国,相当于“大脑”位于中国,外企在中国多为分公司或者办公室,它们是外企的“手臂”甚至是“手指”。现如今有许多创新型本土企业和大型多元化集团企业,它们已经拥有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业务实力,这意味着它们将位于中国的总部变成了全球的总部,想要成为“脑”还是“手”呢?精明的优秀人才心目中早已有了选择。

若是有人问我,本土企业在10年前的用人要求跟现在有什么区别?我的答案是,标准一直在变化,一直在提高,但唯一不变的,是“求贤若渴”的心态。近些年,我们的很多本土客户在人才招聘方面愈发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灵活的标准,这背后隐藏的信息其实是,这些本土企业的心态开放、奋进而且谦逊,在优秀人才身上投入的财力和支持十分果断。一方面,他们吸收更先进的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从而能够赋予人才以极大的决策空间和事业潜能;另一方面,在领导风格上更带有中国的“人情味”,使得成长在中国的优秀人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人公”优势和主动性,不仅在中国企业内部是这样,而且在企业的海外事业中也能占据一席之地,为雇主积极争取更多的利益。越来越多的中高级人才因为这样的雇主而走出国门、成为中国企业中的国际化人才,也有大量的外国人,因为中国企业而获得在中国、甚至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机会。

在这里也要提到的一点是本土企业的薪酬福利体系,股权激励政策等,在如此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丰厚的报酬无疑是给候选人提供了提升生活质量,进而更加忠于这份工作的重要条件。 

谁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面临选择本土企业工作机会的人群,往往身上会具有三大标签:外资企业多年服务背景、在某一行业或领域有较深的资源或较广的人脉、具有难以替代性,往往是本土企业雇主需要借助猎头服务来招揽到的中高端人才。

普遍来讲,外企人才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完整、成熟的组织架构中,细致的分工、明晰的岗位职责范围、透明的培养和晋升机制、规范的薪酬福利制度等,都是他们可以获得的优势,也是一种“comfort zone”——适应了多年的工作平台和环境所带来的安全感,对于当下的工作节奏以及个人能力范围都有了相当的把握和自信。当他们面临本土企业的工作机会时,无异于是要从新的角度去审视一个陌生的对象,企业文化、工作压力、工作节奏、发展方向与速度……等等,都有可能是不太一样,甚至“太不一样”的。这才陷入了“选择A还是B”的两难境况:这将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子、需要不断权衡、理性分析的心路历程。

选不选本土企业?

取决于你怎么判断这个本土企业值得你加入。

站在企业雇主和候选人中间的猎头顾问,对于帮助候选人分析本土企业职位情况其实会发挥较大的作用。BRecruit的顾问们在推进招聘进程的关键环节前,会对候选人的条件和资质与雇主的用人要求做一个系统的匹配度评估,以岗位条件为纵轴、候选人个人的职业特点为横轴,进行权重分析甚至是SWOT分析,这其中有些必须考虑的关键点,例如:

行业及目标公司匹配(盈利能力、成熟程度、发展前景与潜力等)

胜任力匹配(工作范畴、硬性要求、软性实力等)

文化(领导风格、企业风气等)

待遇(薪酬福利、激励政策等)

候选人的动机与期望

未来职业发展路径等

最终得出的指标图上拥有最多坐标点的象限区域则代表了评估结果——这个候选人是否为与岗位匹配度最高、最适合雇主和雇员双方的。一位优秀的顾问一定会以促进企业和个人实现双方事业共赢,而非仅仅赚取佣金。

每年年初,BRecruit都会发布自己原创的薪酬观察报告,在针对大量中高端人才跳槽原因的调研数据中,排名前三的无非是以下几点:职业发展(包括雇主平台、工作范畴等)、薪资福利、企业文化及管理风格。

在个人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候选人的不同诉求会直接导致这三大因素的权重发生变化。例如,金融危机时期人人自危,怎样养活自己、养活家庭是首要考虑因素,换工作的时候大多数人自然会把薪资排在第一位;但随着危机的远去,经济环境开始复苏、发展、强大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怎样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考虑个人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怎样在更有前景的平台或岗位上升级职业竞争力又赶超了对于薪资的追求,成为大部分人摆在第一位去忖度的目标;当职业发展的诉求和薪资待遇的标准接近或甚至已经达到了预期,未来雇主的企业文化、领导的管理风格是否和自身的价值观、发展观相匹配又可能成为候选人评估的第一大要素。对于大多数资深候选人来说,工作的范畴和职责、企业提供的发展平台、个人的职业上升通道都会以薪酬作为一个可量化的参考值来评估自身的职业价值以及规避风险。

从这三大因素所占比例的此消彼长过程中,演绎出的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职业发展走势:

1)顺势而上 —— 薪资增长、平台扩大、个人施展的空间平稳升级;

2)允许暂时有小范围的降势,从而获取更大的反弹空间 —— 候选人或因看重新雇主及行业的发展前景而选择降低/维持现有薪酬水平或职位级别,而在入职一段时间后获得较为快速的上升。

而人才在组织中的个人角色位置也无外乎两大种类:一种是处于金字塔式的团队架构中,上中下每一层的技能匹配都有相对应的细分岗位,汇报对象垂直化;另一种是置身于相对扁平的组织,资深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接管辖多个岗位,各部门/单元之间的关系相对平行,架构看似粗放但不一定松散。

不难发现,职业发展走势或个人角色位置并不能代表某一种企业的特性,但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却会具有鲜明的企业特质——它会影响到候选人在面临一种全新“生态圈”的时候,是否能够适应新的节奏、处理好与之前企业十分不同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工作体验。而正是这些,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是不是能在一家公司待得长久、实现平台飞跃与个人价值的共赢。

在BRecruit众多的招聘案例中,许多优秀的候选人都面临或经历着企业文化转变的现实,外资到本土、本土到外资、行业巨头到创业板企业、中小型公司到大型集团,等等,那些照样可以乐得其所、实现个人能力飞跃的人并不少见,深层原因是在于他们具备任何企业所需的核心素质——杰出的工作技能、过硬的管理经验等硬实力,以及快速适应能力、始终保有的开放的拼搏心态和持续的学习能力等软实力。

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以上说的种种,并不代表着外企的势弱——一个成熟的体制背后必定有一个以成熟模式运作的团队,每一个稳定的团队背后一定是一个个专注在自己岗位上被戏称为“螺丝钉”的专业者,这同时是外企的优势所在,也是一些外企人才之所以想要关注本土企业工作机会的无奈之处——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千万不要以为本土企业的工作会轻松,如果一家企业愿意给你高出市场平均水平的薪资,或者能给出比你现有职位更高、发展空间更大的角色空缺,一定不要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在这背后一定是付出、压力以及更多挑战。

写在最后

从前很多话题讨论的是“如何进入外企”,人们提到外企、民企,会习惯性地往它们身上贴标签,如今中国新型经济给各个行业带来了许多机会,有更多的人是在分析人才如何“择良木而栖”。

中国的本土企业根植于中国,更了解本土的需求、心态和文化,随着企业的业务规模逐渐扩大、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发展的脚步越来越铿锵有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候选人在选择企业类型时所设定的关键词不会局限于单纯用“外资”或“本土”,因为这两种定义的界限会随着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交织关系而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在世界领先型的中国本土企业逐渐壮大、趋势型企业的不断实现增长和走向成熟的形势下,要解答“是时候加入本土企业了吗?”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究竟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当下的个人选择,以及在你的判断下,这个企业是否是一株适合你的“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