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姑娘:本质上,我是一个不勤奋不努力的人,甚至更加直白地说,骨子里的我,是懒惰散漫的。做事从来只维持一分钟热度。对!顶多一分钟,说三分钟,都是抬举我了。我热衷于制定许多详细周密的计划,却一个也没有执行。
比如背单词,最久的时候,我只连续坚持了半个月;比如学钢琴,我只跟着老师坚持学了两个月;比如画画,我只是在心血来潮的时候,会提笔画上一幅,早饭这种小事情,我也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即使我总是喜欢对别人苦口婆心地千叮咛万嘱咐,讲着不吃早餐的危害,即使我知道,这对胃不好。我的人生,只剩下一堆有了开始却没有坚持下去的雄心壮志,就像是一堆点燃的火把,没有燃起就很快熄灭了。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却是以三分钟的热度去生活,活了几十年。
我一直就在这种半途而废的人生里醉生梦死,却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活得很不错。其实这些事情里面,很多都是我喜欢的,但是在我这种懒虫身上,它们终究变成了昙花一现。就算是凋零了,我也并不会产生什么负罪感。因为——我会找理由啊!我擅长找借口啊!
不背单词了,我能找到各种考试复习、看书当借口;不学钢琴,我能找到学费太贵,不想继续兼职赚学费当借口;不画画,我能拿找不到橡皮、铅笔当借口,而实际上我是那种拿起中性笔直接画,压根都不带修改的随性派好么!一个橡皮找不到就不画,也就我自己知道,是个多么烂的借口。
@张作作:我曾经有段时间特别迷恋世界史,想象着自己张口就能侃侃而谈各国历史的样子,于是一口气买下了各国的通史和一些著名的史学书籍,结果放到现在都没看完当年买的一半的书。
也曾经在浏览微博和各大网站的时候,看到实用的技术贴都随手MARK或者收藏一下,但其实真正认真去阅读其中内容的文章却少之又少,更别说照着帖子去做这些事情。
也妄想每天抽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万一不小心练出个马甲线也好拿去朋友圈炫耀一番,但其实一休息下来连下楼去小花园散个步都懒得去。每次交作业前总是急急忙忙的用不同的材料拼拼凑凑,连老师都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作业是怎么写出来的。
大学毕业后很多同学壮志豪言要去北上广打拼,说是要挥洒自己的汗水,再苦再累都要在大城市立足。
两年的时间不到,这些曾经扬言要立足的同学有三分之一还在拼搏,三分之一的同学在考虑这么打拼下去会不会看到希望,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已经重回家乡。
问到为什么要放弃或者是什么事情让他们想要放弃。回答是:“房价太高一辈子也买不起”“住在很远的地下室天不亮就要去上班,每天除了累还是觉得累”“老板天天加班,给着我几千的薪水却操着几万的心”“消费太高,花的比赚的还快”。
从小到大我们究竟烂尾了多少事?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个人爱好,总是在准备开始的时候斗志昂扬信心满满,却没过多久就无法坚持,甚至连自己都忘记是什么时候放弃的。
“三分钟热度”这样的词语总以为是说别人,但恰恰却在自己身上多次印证。到底怎样做才能让自己不总是烂尾呢?
1、想清楚为什么做比怎么做更重要
一般来说,人的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为了起到心理安慰、缓解焦虑作用而做出的行为;另一种则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取得明确结果而产生的行为。
比如存钱,就离不开一个明确的目的。如果存钱是出于“说不清的焦虑”,那无论存了多少钱,都无法放下心来,深陷焦虑的泥沼,难以自拔。如果是第二种,那么就充分发挥想象力,勾勒出理想的生活状态,并明确“要过上这样的生活需要多少钱”。有了“旅行”“搬家”这种明确的目的,存钱这个目标的可执行性就会增加。
如果你想要完成一个目标,在真正开始前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做是最重要的,它会在日后每当你想要半途而废的时候,形成一种约束力,暗示你如果放弃就会达不到自己最初设想的目的,从而影响你的生活。想清楚为什么而做,同样也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就帮助你过滤掉那些“突发奇想”和“一时兴起”的愿望,找到你真正需要的诉求。